首页 >> 新闻列表

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

发布时间:2023-07-17   来源:河南日报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推进时代赋予的伟大事业,担当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引领。我们党之所以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之满足时代发展需要。

  时代发展是引领理论创新的动力之源

  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不同的内容。”我们党是善于立足时代发展创新理论思维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正是时代发展为我们党提供了理论创新的内驱力,推动我们不断深化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形成指导实践的理论成果。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社会实践日新月异。实践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这些形形色色的问题都需要通过理论创新来解决。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后,我们全部精力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我们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理论,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引。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造成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原因;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重大机遇。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因时代之变而创新发展。如何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这是时代给理论提出的新课题。

  满足时代需要是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

  任何理论都不可能脱离产生这一理论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理论是时代的产物,既服从于产生它的时代,又引领时代发展。满足时代发展需要是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马克思、恩格斯等都是在思考时代课题、回应时代需要中推进理论创新的。《共产党宣言》就是回答“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社会向何处去”时代课题的理论成果。

  一百多年来,时代给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在回答这些时代课题中,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实现新的飞跃。

  马克思说:“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了新考题。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是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照现实、解决问题的历史。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科学回答新考题中形成的。

  社会实践是推动理论创新的深厚土壤

  马克思深刻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费尔巴哈说过,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人类的社会实践,孕育着解释一切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历史的理论工具。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证明了指导这一伟大实践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前进征程中的新实践新问题,又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素材和深厚土壤。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我们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高质量就业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等。解决这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必然为理论创新提供闪耀着实践光辉的思想火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而不是坐在象牙塔内的空想,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用实践来实现真理、检验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只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才能使理论创新闪耀真理的光芒,才能使党的创新理论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一定要坚守好理论创新的“魂脉”和“根脉”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论及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党的创新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时,强调“六个必须坚持”,其中之一就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这对关系中,守正是基础、是根本。只有守正,才能为理论创新指明正确方向。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理论武器。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只有坚守好这个魂,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蓬勃生命力,使党掌握强大真理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使之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引领我们在文化激荡中稳坐钓鱼台。

责任编辑:王怡潇